買完好吃的雞蛋糕
就邊走邊吃,慢慢的往寶藏巖前進
寶藏巖是真的有一個寺廟
就叫寶藏巖
而今天要去的藝術村
就是在這寶藏巖的後面
一個很特殊存在的地方
"位於汀洲路三段的寶藏巖聚落於2004年由台北市文化局正式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之「歷史聚落」。
歷經2006「台北藏寶」計畫及2007~2009研究階段,於2010正式進駐營運。
寶藏巖聚落的地景特殊性,刻畫出巷弄蜿蜒、階梯緩坡起落、沿著山城構築錯落的風貌。
多元的移民族群以漸進的自立營造模式,有機演繹出與地景山勢共構的聚落特質。
在既有居民環山簇居之外,活化保存的政策同時引入「藝術駐地」與「青年會所」創意,希冀「寶藏家園」、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及「國際青年會所」三大計劃,
能以「共生」精神,創造聚落美好未來。
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規劃了14間「創作計畫駐地工作室」以公開徵選各類型的創意工作者,
提供進駐三至六個月之住宿及工作室,希冀進駐者能經過中長期在地的細緻觀察後執行駐村計畫。
兩個排練室、三個展覽空間及不同尺度的戶外廣場錯落於聚落之中,提供了各式多元的演出及展演空間。
12個「微型群聚」因應聚落原本特殊的房屋紋理,提供工作室及辦公空間給各類型文化創意工作者及團體使用,
藉此創造文化創意工作者群聚效應及交流平台。
另以邀請策展的機制,以策展主題規劃工作坊、展演、教育推廣活動等方式進行創作計畫,
以在過程中形塑藝術家駐村基調,推動藝術家與社區的鄰里網絡及創意平台介面之育成。"
以上是寶藏巖的官方說法
實際上呢?
等你自己來一趟,和這些藝術家聊聊,你就知了。
今天我只做一個欣賞者,而不想做一評論者
接下來,大家看圖說故事吧
在散步的過程中
發現了一處破碎的牆壁
好懷念的牆壁哦
很久沒看到這樣的景像
在這破碎的牆上坐了一群小人
看完了小人後
我看到了這邊最有名的餐館
不過,當下的我,沒什麼胃口,也就沒進看看了
下次有機會,再來試試吧
繼續往下走
來到了一間很詭異的房間
有著飄浮掃把
水管客聽
特殊造型的燈座
充滿令人受不了的保麗龍製成的房間
還有滿屋頂的菜...
以及超大版的斗笠
接下來
又到了自己看圖說故事的時間了
或許我真的是一個俗人
其實,我不太懂這邊想要表達的含意是什麼?
對我來講,其實沒有很大的喜引力
難怪我不會走藝術家這條路
呵